不活動監測生命體征--非接觸監測體征--新導智能
生命體征就是用來判別病人的病情輕重和危殆程度的指征。主要有心率、脈息、血壓、呼吸、痛苦、血氧、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變等等。其中呼吸、體溫、脈息、血壓,稱為生命四大體征,它們是維持機體正常活動的支柱,缺一不可,不管哪項反常都會導致嚴峻或致命的疾病,同時某些疾病也可導致這四大體征的改變或惡化。
那么我們在物聯網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,在監測病人生命體征的時候,一定要親自到病人面前去監測嗎?不能進行無接觸監測生命體征嗎?業也就是說進行不活動監測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,在我們雙方都不活動的前提下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.我的回答是一定可以.
利用生命體征監測床墊,在病人身下放置這個床墊,床墊有感應,身體的各項生命體征都會通過床墊發送到我們的終端監視器上,我們利用終端上的數據就可以了解到病人的生命體征各項數據,這就是不活動監測生命體征,節省了人力,無力,時間,這樣的不活動監測生命體征,以后的發展更會日新月異.不活動監測生命體征系統,以下幾個數據絕對不能出現誤差,這幾個數據也是必不可少的.
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動。人體經過呼吸,吸進氧氣,呼出二氧化碳,是重要的生命活動之一,一刻也不能停止,也是人體內外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必要過程。正常人的呼吸節律均勻,深淺適合。呼吸正常值平靜呼吸時,成人16~20次/分,兒童30~40次/分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,逐步到成人的水平。
腋測法:此法不易發生穿插感染,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。擦干腋窩汗液,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于腑窩頂部,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,10分鐘后讀數,正常值為36~37℃。
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,脈息為60—100次/分(一般為70—80次/分)。在一般情況下心率與脈息是一致的,但在心房顫動、頻發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時,脈息會少于心率,稱為短絀脈。 血壓的發生: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活動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。血壓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縮壓為(90~140mmHg)舒張壓為(60~90mmHg)。
生命體征是標志生命活動存在與質量的重要征象,是評估身體的重要項目之一,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生命體征監測方法。